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肩负着为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要在坚守职责定位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思维与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挑战。
守正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首先,要坚守政治定位。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把讲政治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通过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严守纪律规矩。纪检监察干部自身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监督制约,防止“灯下黑”,以更高标准、更严纪律要求自己,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确保监督执纪执法权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再次,要秉持公正廉洁。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客观地处理每一个案件。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坚决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权势所屈服,以公正廉洁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创新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首先,要创新监督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通过建立数据监督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和问题线索。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如基建工程、招标采购、资金分配等,运用科技手段打破信息壁垒,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要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财会监督的高效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合办案等机制,提升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再次,用好容错纠错。激励广大干部在改革创新中担当作为,明确容错界限和纠错程序,既鼓励干部干事创业,又防止出现以容错为名的违纪违法行为。
守正与创新有机融合,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首先,守正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方向。只有坚守政治定位、纪律底线和公正原则,创新才不会偏离轨道,才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监督模式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防止因创新而引发新的风险和问题。其次,创新为守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创新监督模式、工作机制和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守正的目标,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创新协同监督机制能够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的纪律得到更严格的遵守;创新廉政教育方式能够使更多的师生受到教育和启发,增强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坚持守正创新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在守正中坚定方向,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