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廉之风 > 正文
高校附属医学院的医务人员:当疫情发生时,他们走出校园冲向一线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 2020-05-14 点击量:

来源:光明日报 

  “我报名。”“我是党员,我要求去。”“国家需要我,武汉需要我。”“若有召,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

  …………

  当疫情发生时,来自全国高校附属医学院集白衣天使和教育工作者于一身的这群人,扶危渡厄,慷慨赴难,展现了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救死扶伤的英勇行为。

  全国十几家高校附属医学院的医务人员紧急赶赴武汉,成为一群最美的“逆行者”。他们共同发出最强音:“穿上这身衣服,就要担起责任”“该我们上的时候,就要勇敢地冲上去”“有我们在,请市民朋友放心”。

  出发,前方是他们的“战场”

  “他瞒着我。”邓建华话语中没有丝毫愤怒,反而能感受到一份骄傲。“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的崔杰医生。邓建华是他的妻子,东方医院肾内科护士长。院党委发出倡议书时,邓建华和崔杰曾约好,她报名参加医疗队。

  “他有肾结石,还有腰椎间盘突出,去了我担心他结石犯了怎么办。”邓建华担心地说。报名后她把科里的工作和同事做了交代,时刻准备着出发。没想到崔杰瞒着她也报名了。说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崔杰说:“我是医生,冲到疫情一线是我的责任。”

  邓建华是从同事口中得知丈夫去防疫一线消息的。她一方面是担心爱人的身体,另一方面又有点自豪。因为她看到了丈夫勇于担当的形象。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护士薛金民1月27日得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直到28日上午出发时,薛金民都没告诉家里人。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相信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胜利归来。”

  在机场与家人告别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张正艳说:“穿上这身白衣大褂,就是一名白衣战士,就意味着随时要投入‘战斗’。我和同事们曾经历了‘非典’疫情的考验,如今我们国家的科研能力更加强大,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战争。”

  30岁的钟婷婷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防控一线重点科室的护士,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自疫情暴发以来,夫妻俩各自在防控一线,春节期间也很少见面。钟婷婷在与3岁多的儿子视频告别时告诉儿子:“妈妈去打‘怪兽’了,妈妈很坚强,你也要坚强,妈妈打赢了‘怪兽’,马上就会回家。”

  陕西省第二批医疗队队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院副院长马现仓要去武汉了,81岁的母亲王杏梅老人听说后,坚持按老家合阳的传统中午给儿子包了馄饨。同楼的邻居问她给儿子还有啥叮咛的没,老人说:“没有啥叮咛的,救人呢么,不去咋行。”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ICU副主任医师张蓓主动请缨带队出征。他说:“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祖国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义无反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做好援助各项工作,保证完成任务,安全归来。”

  1月27日晚,福建省组建驰援医疗队。通告一发出,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的群里报名不断。短短两小时内,就有100多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赵宏医生在请战书中说,作为医生,作为共产党员,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

  穿上白衣,他们是使命必达、不惧前方的勇士。脱下白衣,他们也是丈夫、妻子、父母、孩子。铿锵有力的话语,迅速果断的行动,让这群白衣天使成为人间最美的“天使”。

  坚守,他们用全力挽救生命

  每天早晨7点20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总是准时到达武汉市第七医院。他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帮值班的医生护士做好防护,把他们安全地送到岗位上。张征介绍,现在医疗队中每个组里都有一个专门负责感控的人,负责感控的工作人员每天也会碰头,把发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反馈到医院,进行整改。

  顾不上好好陪伴去年9月才出生的孩子,大年初二晚上,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男护士张明轩和大部队一起抵达武汉,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的护理工作中。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张明轩负责护理ICU重症病人。ICU内的病人病情比较重,操作治疗相对比较多,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张明轩的护目镜上不时会起雾。为了不打断工作进程,张明轩和其他护理人员还使用了成人纸尿裤。

  1月3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医疗队员开始进驻病房,正式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个病区,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救治工作。为了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工作,在进驻病房前,董尚娟、王雪送、陈默岩、张鹏芝、綦文静几位女医护人员剪去了长发。“我们每天需要穿脱隔离服,为了正确做好防护,同时防止交叉感染,也为了缩短穿戴隔离衣的时间,我们决心剪去三千烦恼丝。”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疗队成员到达武汉市中心医院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一到驻地,大家便积极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每天进入病房前,所有医护人员要将自己全副武装。厚重的防护服一层层包裹在身上,要花二三十分钟。穿着防护服,体感闷热,稍稍走动就浑身湿透,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带上眼罩和口罩后,大家的鼻子、下巴、脸部等部位都被压的特别疼,耳朵也因为被防护服包住,常常听不清楚大家说的是什么,眼罩也因为长期佩戴,会慢慢起雾并逐渐形成水滴,阻碍了视觉观察。卸装更是关键,耗时也更久。由于周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物资,顺序稍有不对,就可能把自己暴露,所有队员结束工作后,每脱下一样东西就要洗手消毒,大家的皮肤都因为反复消毒而过敏红肿。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预防保健部感染控制专家李莉到达武汉后,几乎从早到晚就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忙碌着,指导医生穿脱防护用具,查看医院院感流程设置等。医护人员这样形容她,“感控专家是我们的防火墙,没有她的指导,就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安全,也就没有患者的安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邱岩虽然前一晚入睡时已是凌晨3点,2月3日7点她就起床,培训、开会,一整天的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此次援鄂医疗队的副组长,邱岩还要把医院带给大家的15个物资箱子进行整理、分配和保管。虽然孩子即将中考,家里也有老人需要照顾,但邱岩依然坚定地请战出征。

  他们来不及休息,来不及与家人通话报平安,就投入到防控一线的工作中。他们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的任务,更把治愈的希望带给病人,像早晨升起的太阳,把阳光洒在所有病人的脸上。

  温情,让他们更加美丽动人

  只是匆忙中的一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ICU专业护理专业护士长丁敏就看到自己最熟悉的一个身影——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曹恒,自己的同事,成为当下自己最好的“战”友。

  丁敏说,当时自己正在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值夜班,也不知道同事曹恒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来到这所医院。大家都穿着全副武装的防护服,但仍然凭借身形体态认出了曹恒。虽说两人在危重患者病区相遇,但只能隔着隔音玻璃打电话。最后,丁敏迅速在纸上写下“加油”二字,与曹恒相互打气鼓劲。

  2月2日,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工作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医师袁莉迎来自己的生日。没有脱下防护服的她,由衷地说道:“我现在最想收到的生日礼物是,尽快打赢疫情,希望医务工作者都平平安安的。”

  安园园和马龙都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两个人同时报名参加医疗队,结果马龙入选。没去成的安园园微笑地对马龙说:“你在前线,我在后方,我是你永远的后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护士李秀丽和东方医院病案室卢淼,一对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夫妻。回想起当初报名的情景,李秀丽说:“我报名没和他商量。报名后我告诉他,如果疫情严重让我去前线,我一定出征。”卢淼当时一点也没犹豫地说:“行,我支持你!这个不需要商量。”出征当天,李秀丽以为他能说些惜别的话,可是快到医院了他才说:“媳妇儿,谨慎认真,你代表的是咱们医院。”李秀丽问他还有话吗?他说:“要保护好自己。”这时,他哽咽着说:“要不,等你回来,我给你买束花吧。”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杜先智是一名老党员,56岁的他是此次出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医生。作为附二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杜先智自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防控一线。此行前,他说服了90岁的老母亲,出征前还让妻子给自己剃短了头发,就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战胜疫情的信心。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慧恒得知自己要去武汉防控一线时,乘坐出租车回家,的士司机从她与同事的电话里得知情况后,说什么也不肯收刘慧恒的车费,还把二维码给藏了起来。说起这事,刘慧恒感慨地说:“人民群众多希望我们尽快打赢这场阻击战啊,他们才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没有什么更多的话语可以表达这些医务工作者动人的故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冲在战“疫”一线,没有留下更多的姓名,却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背影。身穿防护服的背影。(记者 王瑟、董城、宋喜群、张国圣、马跃华、高平、张哲浩、耿建扩、陈元秋、赵秋丽、冯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