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廉之风 > 正文
追忆云南大关县纪委监委干部王秋婷驻村扶贫故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 2018-11-23 点击量: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1.jpg

今年1月,王秋婷在走访打瓦村白岩村民小组贫困户的路上。

2.jpg

11月19日,因公殉职的当天上午,王秋婷(中)依然奔波在扶贫路上。这张她在打瓦村与村民交流的照片,是她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工作照。

3.jpg

图为王秋婷的驻村扶贫工作记录本。(本文图片由大关县纪委监委提供)

26岁的她,曾誓言要“让挥洒着热血的青春奔走在打瓦村的每个角落”;26岁的她,曾盼望着见证打瓦村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起来”;26岁的她,离家驻村时每天曾用愉快的语气向母亲报着平安……

王秋婷,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纪委监委派驻天星镇打瓦村扶贫女干部。她既是一个平凡的纪检监察干部、一个普通的驻村扶贫干部,也是一个刚过花信之年的姑娘、一个让父母时时记挂的孩子。

11月19日,王秋婷在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6岁,定格在了她倾注心血的一方热土上。奋斗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她的生命如歌,就像打瓦山上的索玛花一样灿烂,绽放在乡亲们心中。

“原来还有那么多群众的交通条件停留在原始的人背马驮阶段”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王秋婷前后参加了两次巡察和多次监督检查工作,都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2017年10月末,25岁的王秋婷作为优秀干部被选派到大关县天星镇打瓦村驻村扶贫。

接到任务后,她没有任何畏惧,也没有多余言辞,默默地收集整理脱贫攻坚政策等相关资料,准备开始她的驻村扶贫工作。

“2017年11月1日,到村上熟悉情况,了解村情村貌,配合村委开展工作”“11月2日,召开党员大会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土地确权工作”“11月3日,今天第一次开始入户走访宣传,收获颇多,以后多多走访”……她用工整的字迹认真地填写驻村日志,字里行间透着踏实与勤奋。

打瓦村下辖22个村民小组,贫困面大、程度深,致贫因素多,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第一次走访打堡村民小组,当村民告诉王秋婷,打堡村民小组是距离打瓦村村委会最远的,且到现在还不通公路,只能走路去,要做好心理准备时,王秋婷丝毫没有犹豫。

不足一米宽的山路上,雨水让行走变得更加艰难,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原本5公里的山路似乎像10公里那般遥远。尽管小心谨慎,一个崎岖的下坡路段,王秋婷还是狠狠地跌了一跤。

这次徒步走访,让王秋婷第一次真正地深入到了乡村。见识了坑洼不平的泥土山路,亲历了风雨交加中的步履艰辛,她心心念念的,是那里的群众是怎么生活的。

召开群众会时,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家里房屋多处漏雨,石料砖瓦运不进来,想修补都成困难。”“每年买化肥都得用背架背回来,一回一包,一天也就背两三包。”“老人娃娃生病了,去看病也只能走路,非常不方便,有时去晚了还会影响病情。”“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条能通车的路。哪怕能骑个摩托车,也方便不少!”

一场群众会开下来,王秋婷的内心受到了震撼:原来还有那么多群众的交通条件停留在原始的人背马驮阶段。

大到出行的道路、饮用的水源、简陋的房屋,小到辍学的孩子、滞销的蜂蜜,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牵挂着这个90后女干部的心。也许正是这些见闻,更加坚定了王秋婷为村民脱贫而奋斗的信念。

“组织赋予我的任务使我一刻也不能松懈”

“一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工作不要太拼,要会照顾自己……”每次母亲打电话询问她工作近况,王秋婷都用愉快的语气报着平安,请母亲放宽心。

但在王秋婷的日记里,她早已为自己树立了坚定的信念:“组织赋予我的任务使我一刻也不能松懈。”

王秋婷下乡时最喜欢背一个黑色的背包,徒步深入农户家中,体民情、解民忧。在驻村扶贫头两个月里,她就走遍了22个村民小组,平均每天2万多步,长时间徒步行走使得王秋婷的双腿红肿疼痛,她从县城带来的两双运动鞋也走烂了。

身躯柔弱,意志如钢。王秋婷经常跟同事们说:“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是打铁的人,自己就得是个铁打的人。”

两个月的深入走访,使王秋婷一点一滴融入群众中。乡亲们虽然不善言辞,但都朴实地说她是“打瓦山上的索玛花”!

打瓦村上环山12个村民小组山高坡陡,非常缺水,一到枯水季节更是面临取水难、无水喝的困境。王秋婷与驻村队员、村干部一道,不畏酷暑、不怕风雨、不惧虫蛇,上山穿丛林、越荆棘寻找水源。高温下,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襟,荆棘刮伤了她的手臂,找到水源那一刻,所有伤痛都被抛在了脑后。王秋婷还与驻村队员一起走村入户宣传节约用水,使几个村民小组达成“节约用水、共享资源”的共识。

为了帮助打堡和白岩两个村民小组解决修路问题,王秋婷和其他驻村干部多次翻山越岭,挨家挨户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为不打扰群众日常生产,他们披星戴月赶夜路,入户联系,开展土地协商,反映群众诉求,做好修路前期准备。

“规规矩矩,做事情一丝不苟,走路、坐姿都很严谨的小姑娘,就像个军人。”回忆起王秋婷的工作状态,大关县驻村办的工作人员王朝臻说。

在积极向领导反映群众的愿望后,上级批准了修路项目。2018年4月,连接打堡、白岩两个村民小组的5.62公里公路终于开工。

王秋婷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她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积极向组织靠拢,今年的8月27日,在打瓦村党总支新街支部,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有幸参加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来,见证那么多的群众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起来”

“吃过午饭就出发了,今天直接把车开到了凉峰,三个月以前自己不敢想象可以把车顺利地开上来,以前的公路坑洼不平,坡度太陡,每次都是把车开到营盘社走路上来,现在公路路基修好了,下一步马上开始硬化,以后群众出行就更加方便了,也为打瓦村的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打通了致富之路。”

天堑变通途。经过三个月的艰辛努力,5米宽、5.62公里长的打堡、白岩公路通车,两个村民小组的群众终于结束“人背马驮”的历史。

打堡村民小组五保户颜坤吉老人说:“现在路修通了,我们去看病也方便了,真的是感谢党和政府,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条路还能修通。”

再次走访入户的时候,看到村里道路巨大的变化,听到大山深处朴实的话语,王秋婷心里感慨万千:“有幸参加到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来,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在入户途中遇到背柴的老人,她连忙上前帮助;看见村里的小孩穿得不好,就联系自己的亲戚朋友,捐出衣物送给他们;看见路边的石头,就及时清理,以免影响过往车辆通行安全;她日记里的文字满怀希望,盼望着与驻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努力,见证“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起来”。

在打瓦村的高山顶上,王方明为卖不出去的100多斤高山蜂蜜发愁,因为这是为两个读书的儿子准备的车费。王秋婷得知后,帮忙找销路,还自费采购了一批精美的包装瓶,使得蜂蜜卖出了好价钱。在王秋婷遗体告别仪式上,王方明泣不成声。

“我一定听姐姐的话,好好读书!”在王秋婷劝说下复学的16岁女孩小敏,听到王秋婷离世的消息后,再也忍不住泪水,在校园里痛哭。

“前两天还在打电话问我,新建房屋的事情,有什么困难给她打电话,怎么一下就走了。”丰收村民小组住着王秋婷联系的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村民刘章全心情沉重地说:“听到消息后,一夜未睡。”

如今,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小组活动室宽敞明亮,人均收入显著提高……打瓦村的群众更加舍不得王秋婷。

因为,在这段5.62公里的村路上,有王秋婷奋斗过的足迹;在大关县天星镇打瓦村,挥洒着王秋婷拼搏过的汗水。

打瓦村的老百姓记住了,那个用真心真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女孩,那个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