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廉之风 > 正文
水蕴山青 造福一方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 2015-09-28 点击量:

新闻来源:正义网 

王蕴卿在和同事研究资料

 

    近日,正义网《正义中国》栏目组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控申科拍摄王蕴卿同志的先进事迹。 

    身高1米70、温和端庄的她被熟悉她的人称为“王大侠”;2010年她受道外区检察院党组指派兼职做华南城建设指挥部监察认证部工作,在这个她并不熟悉的工作领域,稍不细心就会在执法执纪上出现纰漏,她的几位同事就曾出现过闪失,同一舞台和角色却让她把为民执法、亲民爱民演绎的风声水起;作为检察室主任,面对撂荒的摊子,求变求新求进是现实难题,领导要求她要达到“六有”,她说这只是“一”,还要创造性的干好“二”并在“二”上创造了骄人业绩;2013年她被调整岗位任控申科长,信奉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她,让控申科作风陡变,多难缠的上访人遇到她就象遇到灭火器,在交警队告了9个月的上访人,她接访一下午,便心顺气消不再访了,还给她送来上书贴心人的锦旗;在公安机关告了一年多无果的举报人在她这里两天就把嫌疑人作案的证据拿下;她重情重义心里就象燃着一盆儿火,同事们说她有点子还勤快,走到哪就把正能量传播到哪,和她一起工作有主心骨;她注重亲情,撰写的缅怀父亲的文章被全国妇联授予征文一等奖,作家梁晓声对其所作点评发表在中国妇女报上,可她一家三口却分别工作在三个城市,她和爱人两地分居十多年;她追求“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的人生境界,希望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是群众却给了她最宝贵的真情和爱戴,她离开工作三年的团结镇,老村支书找院领导央求留人,很多老百姓流着泪问记者:“王检察官啥时能再回来?我们农民就缺这样的干部"。农民们说没啥回报她的,她却说“中国老百姓最朴实,受人滴水之泉以涌泉相报”。 

    走近她,你会领略厚德载物之山容,感受追求正义之剑魂,会想到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样性情,更会读懂老百姓对执法为民宗旨的解读。她就是第八届全国模范检察官哈尔滨市道外区检察院控申科科长王蕴卿。 

    上善若水  24小时开机演绎“从一到二” 

    从2010年起,王蕴卿在团结镇检察室工作三年,她开着一辆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的破车,跑遍了镇上的11个村子。有时大雪天,车坏在道上,她就从市里喊来自己的儿子拖车。听说她要走,挺多老百姓掉眼泪,她给村里办了太多的实事,那些为难着灾的农民找她办事不但不花钱,还会得到救助,她给老百姓办事从不图回报。

    王蕴卿刚到团结镇检察室时连个办公室、牌匾都没有,农民要上访申诉得跑很远的路,为了方便百姓办事,她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找到当地镇政府解决了院党组要求的“六必有”,即有办公室、牌匾、宣传板、举报信箱,建立了乡镇基本情况、来信来访、举报线索台账。之后,她开始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二”上做文章。她和另外两个检察室的同志深入社区村屯56次,走遍了辖区11个行政村26个自然屯,访问了20个重点户,填写了二十份“民情日志”,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与检察工作相关和涉及社会稳定的二十个问题。同时,利用乡亲“赶集”的日子,发放《致农民兄弟的一封信》四千余份,开展法制教育巡展、巡讲32次,有2万余人接受了教育。为了方便农民反映问题,她广泛发放“检民联系卡”,公布手机号码、办公电话、电子邮箱,承诺365天24小时开机。随着检民联系卡向雪片一样撒向乡村大街小巷,王蕴卿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三年来,她陆续收到群众关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各类政策法律咨询问题或举报犯罪近300件次,她通过马不停蹄的工作,放弃98个周末和法定假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多件。

    赵树芝老人,年近六十,腿脚不好,唯一的亲人儿子又是患精神病长年住在医院。因为没房住,村里给盖的房子四处漏雨。老人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她,向她反映盖房者偷工减料,王蕴卿就去找人帮忙修房子;见老人患脑梗留下残疾,生活没着落,两年时间里给老人捐助了3000块钱;过年过节她还要给买大米、白面、豆油;得知吃醋有益于脑梗,王蕴卿就特意将爱人从山西带回的老醋送给老人。 

    王文老人瘫痪22年, 通过检民联系卡找到她,向她反映残联不给办残疾证。王蕴卿在详细了解情况后,积极的协调镇民政、区残联等相关部门,最终依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帮助老人办好了残疾证。按规定,申领、换发残疾证必须去医院体检,且一定要本人到区残联办理,王蕴卿开车到老人家里,又是帮忙抬、又是帮忙接送。作为一个瘫痪老人,难得看到室外的蓝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见老人出来高兴得象个孩子,于是王蕴卿又决定带他到几公里外的天恒山看看。在山里,老人沐浴着秋天的暖阳,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王蕴卿细心地为老人拍照留念。王文全家都情不自禁地被王蕴卿的善义之举深深感动了。王文老人说,“我孩子没做到的,王检察官做到了。她来我家,从来没吃过我们一顿饭,现在我的儿子都把她当亲姐一样待。” 

    深入村民走贫问苦后,王蕴卿感觉老百姓需要社会帮助的地方太多了,她想到了自己最强有力的后盾,便向院领导汇报团结镇百姓的疾苦状况。该院党组给予她大力支持,李士凯检察长带队先后六次深入该辖区,为三位无钱就读的大、中学生、三位特困农民送去干警捐款一万元,为贫困农户送去6吨化肥。协调区民政局给特困户发放救助款六千元、解决四户低保问题。 

    清水流深 从“不太好的第一印象”到“保护了大批干部” 

    王蕴卿初到团结镇任检察室主任,并到华南城项目监察认证部工作时,亲人们为她捏了一把汗。团结镇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省、市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大都落户在这里,新区建设成为职务犯罪案件多发、易发区域。2011年,仅哈尔滨地铁项目就有多名干部被追究刑事责任,这让亲人们担心王蕴卿稍有闪失就会栽在这里。 

    起初镇里的一些干部对她的第一印象不太好,只是因为她工作较真的厉害。她每天记日志,虽然只是兼职工作,可她每天都按时上班,周六周日还加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关心参与项目建设的干部别出事,每个项目开工前,她都要组织开展一次业务培训会,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权限。她的严谨、认真、自律,使这三年来,投资300亿元的华南城项目没有发生一起职务犯罪。她还帮助道外区派驻乡镇纪工委化解了6件涉及拆迁和征地的上访案件。

    为了避免让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政策法规的空子,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王蕴卿和监察认证部的人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查出28份涉嫌伪造的房屋证件,通过送交公安部门权威鉴定,证实系伪造,涉及房屋面积3490平方米,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在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的拆迁现场,王蕴卿奔走于520家拆迁户之间进行现场监督。凭着冷静与果敢成功参与了20多起“三抢一乱”的处理,并与道外区纪检委共同查办涉嫌渎职犯罪案件3件,追缴涉案款100余万元;及时制止了个别拆迁人员急于拆迁赶工期,涉嫌利用法律和公权,诱使被拆迁人违法犯罪的不法行为,并向团结镇政府发出了检察建议书。 

    在王蕴卿心中有一座不可撼动的信仰之山,那便是法律的尊严、民众的信任、做人的良知。她冒着压力和恐吓,把十几个求情人拒之门外,拒礼拒贿近十万元。对送上门来不义之人刀枪不入,而为百姓安居乐业排忧解难她却趋之若骛、乐此不疲。 

    法平如水 搬道岔变成“由转到办” 

    2013年,王蕴卿调任控申科科长后,更加意识到老百姓对社会公平、司法公正的迫切渴望,意识到作为检察官监督职责的神圣。因此,她提出接访不能只负责“搬道岔”,要“由转到办”,要热情倾听上访者诉求,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有些上访老户要上门接访。对法律负责对老百姓负责,给王蕴卿赋予了一种神奇的魔力,大家都怕的上访人她不怕,她成了上访案件的灭火器。 

    工作方式的转变使得控申科工作量激增,王蕴卿经常因为接待上访人中午吃不上饭,在她带动下,还有一年就要退休的老同志也一天不落的早到晚走,月月满勤。因患病住院的戴炎副科长,听说科里要迎接国家级文明接待室检查,竟然请自己的亲属一同来院加班,其它四名平均年龄55岁的老同志和王蕴卿一起加班,有一次竟然熬了整整一个通宵,他们说,“科长把工作做到头里,该为我们做的都做了,不该为我们做的也做了,我们还有啥说的。”现在的控申科,每个人都争抢工作,科长在与不在一样,份内与份外一样,这样的工作状态,使4起长期没解决的老大难案件相继找到解决方案。 

    柔情似水“我的眼里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 

    王蕴卿的朋友们说她“工作起来不是人,可她又那么知道疼人儿。”知道疼人儿的王蕴卿爱流泪。当王文老人说想她舍不得她走时,她流泪;当赵树芝说她是党员撒种子时,她流泪;当她说救助老百姓要及时,有的帮着帮着那人就没了时又流泪;她一个人带孩子,孩子半夜高烧40度,她一边带孩子去医院一边流泪。爱流泪的她让人想起清水出芙蓉,洗尽铅尘,送给这世界清幽的美丽和芬香。 

    作为女儿,父亲病逝后,母亲出现精神问题,多年来她努力陪伴、照顾着母亲的一切;作为儿媳她奔波在病危公公的病榻前,为挽救公公的生命付出全力,临床的病友羡慕患者有这样一个好女儿;作为妻子,她忍受离别思念之苦,撑起家里家外的一切;作为母亲,儿子青春期逆反,母子多年无法面对面用语言交流,她含泪一封封给儿子写着长信;作为同事朋友,她以爱亲人的情怀关爱着他人。 

    翻开王蕴卿的简历,是一串闪光的足迹,黑龙江省优秀接待员、处理涉法上访案件先进个人、李庆长式优秀共产党员、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全省检察室先进个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省优秀检察官、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检察官,而与这一切相比,她最高的荣誉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王蕴卿自己说:“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凡的人”,“作为检察官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把人民作为衣食父母为其执法服务,付出什么都坦然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