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之风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清廉之风 > 正文
吓不倒的纪委书记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 2015-03-09 点击量:

 

——记陕西省澄城县城关镇纪委书记杨光生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为杨光生在办公室看文件

  “敢开除试试!”陕西省澄城县城关镇纪委书记杨光生一回到家,就看见家门口放了一只被剁了头的死鸡,鸡身上挂着的纸条上写着这五个字。

  2011年,干了12年信访工作的杨光生调任城关镇纪委书记,刚上任不久,就因为处理一起违纪案件受到了这样的恐吓。

  杨光生身上有怎样的故事?

  严与情

  城关镇是个有着11个村、5个社区、6万多人口的大镇,大部分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多年来问题多、上访多、矛盾大。

  许多人不理解杨光生的选择,都说他好不容易从“受气”的信访工作中解脱出来,怎么又干起了“得罪人”的纪检工作?也有人说,纪检干部最有“权”,调查谁,谁的政治生命可能就到头了,甚至命运从此改辙。面对人们的不解与观望,杨光生这样回应:我拥有的不是“权力”是“力量”,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力量,这个力量来自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

  2011年年底,杨光生在城西村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该村原3组组长张军在2011年11月份因私卖集体土地并将卖地钱贪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期二年执行,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掌握详细情况后,杨光生就回到镇上着手处理此事。张军听到风声后,便多方托人说情。来说情的有杨光生的老领导、旧同事,还有妻子单位的领导,一些村民也纷纷劝杨光生:“张军当了20多年村组干部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法院都判了,就不要落井下石了,何苦给自己树个‘对头’?”……然而,杨光生很坚定地回绝了所有说情。

  张军知道后恼羞成怒,扬言“他一个外地人,如果敢开除我党籍,就红刀子进白刀子出!”这才有了之前杀鸡威胁杨光生的那一幕。

  杨光生也放出话来:“他伤得了我的肉体,伤不了我的党性,我绝不允许党纪在我手里执行走样!”

  杨光生到张军家送《送达回执》时自然碰了冷脸。张军夫妇看到他来了,锁上门就走了。杨光生从上午9点多一直等到下午6点多,也不见张军夫妇回来。不得已,他从随身带的工作手册上撕下一页纸,写了副对联别在门锁上:维党纪正党风来送回执今日没成,往无仇近无怨只为工作明天还来,横批不成不走。

  第二天早晨9点多,杨光生与同事拿着干粮和水继续来到张军家,大门依旧上着锁,但纸条不见了。一行人就坐在张军家门前等,一直等到晚上快8点时张军和妻子回来了。这次,他们的态度有所转变,对杨光生说:“杨书记,太对不起了,这件事我违纪违法不对于前,接受处分态度不好于中,对你们态度蛮横于后,实在是太糊涂了。这段时间我们村上的领导和党员也给我做了不少工作,尤其这两天看到你们态度这么真诚,让我很受感动。我愧对党对我20多年的教育培养啊。我向你们保证,真心诚意接受组织处理,并努力改造自己。”后来,张军在许多工作中,都积极配合村组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一时间,杨光生出名了,成了远近闻名敢于碰硬的“硬”书记。而“硬”书记却说:“没有暖不热的心,只有尽不到的情。”

  公与私

  被调查对象吓不倒杨光生,疑难信访问题同样也吓不倒他。多年来,杨光生一直用他独特的方式收拾“残局”,很多信访积案在他手上都得到了化解。

  在一次接待群众上访时,杨光生了解到村民刘红光家的房子因邻居开澡堂挖水窖致墙体产生裂缝,上访17年,也没有得到解决,为此两家积怨很深。杨光生感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赔偿问题,而是双方都放不下面子。多次协商未果,于是他决定用一个别开生面的办法来解决两家的矛盾。杨光生联系了县电视台,召集了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村民,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现场听证会,不少群众前来旁听。听证会上,双方陈述事实,听证代表客观发言,又让双方在面子上都过得去。刘红光的邻居主动承诺填了水窖,并给刘红光2000元赔偿,刘红光也当场承诺不再要多余赔偿,从此息事罢访。多年的积怨也就此化解。

  解决别人问题有一套方法的杨光生,对自家的经济问题却“束手无策”。当年一起转业的战友们和身边的人,都已经有车有房,而他却还在借钱贷款买房,上下班还骑着他那辆老式飞鸽自行车。

  每一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杨光生常说:“不能把私利带到工作中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他一直以“三不”戒律要求自己,即不抽别人的烟,不饮别人的酒,不喝别人的茶,走到哪里都是一杯白开水。

  杨光生上任纪委书记3年,将积累了10余年的23件积案圆满解决,如今,城关镇已从占全县信访件一半数量的信访大户成为零上访镇。杨光生所在的镇纪委和他个人也先后多次被市、县评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集体”、“查办案件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办案先进能手”等。(秦渭平 赵军)